企業文化的構成要素?金屬文創禮品廠家分享:企業文化的結構通常可分為三個層面,即物化層(表層)、制度層(中層)和精神層(深層),可以用洋蔥的比喻形象、生動地揭示這三層之間的關系。
(一)物化層
物化層是企業文化的表層部分,是形成企業文化制度層和精神層的條件,往往能折射出企業的經營理念、管理哲學、工作方式和審美意識,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企業名稱、標志。這是企業物質文化最集中的外在表現。
2.廠容廠貌、自然環境、建筑風格、辦公室和車間的設計布置方式等。這是人們對企業的第一印象。
3.產品的特色、外觀和包裝等要素。這是企業文化的具體反映。
4.技術工藝設備特性。
5.廠徽、廠旗、廠歌和廠服等。這集中體現了企業物質文化內容,是企業文化最為形象的反映。
6.企業的體育文化生活設施。
7.企業內的造型和紀念性建筑。如廠區雕塑、紀念碑、紀念墻、人物塑像和企業紀念品等。
8.企業的文化傳播網絡。如企業自辦的報紙刊物、有線廣播、閉路電視、計算機網絡、宣傳欄等。
(二)制度層
制度層是企業文化的中間層次,主要是指對企業和員工行為產生約束作用的各種規章制度,以及員工對這些規章制度的認同程度,也包括企業的組織結構。制度層是與企業中的每一位員工的“個性”相聯系的,“個性”總是努力與企業文化的“共性”保持一定距離,這是因為每個人都試圖保護自己的私人領域不受侵犯。自由的個性與群體的共性之間的張力,是企業文化演變的基本動力。制度層主要包括:
1.特殊制度。特殊制度是指企業中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各種責任制度。成文的制度或不成文的企業規范約束著員工的行為方式,保證企業機器高速運轉。
2.一般制度。一般制度是指企業的非程序化制度,如員工評議領導制度、總結表彰會制度、領導與員工平等對話制度和企業成立周年慶典制度等。與一般制度相比,特殊制度更能反映一個企業的管理特點和文化特色。
3.企業風俗。企業風俗是指企業長期相傳、約定俗成的儀式、行為習慣、典禮、節日和活動等,如體育比賽、集體郊游等。企業風俗既不需要明文規定,也不需要強制執行,完全靠習慣和偏好維持下去。企業風俗由精神層主導,又反作用于精神層,既可自然形成,也可人為開發。
(三)精神層
精神層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受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影響,經歷長期實踐而形成的一種精神成果和文化理念。精神層與員工所在的社會文化傳統相聯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企業目標。企業目標是指企業員工的共同追求,在明確的企業目標的指引下,企業各級領導和員工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和企業的奮斗目標聯系起來,齊心協力,同心同德,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企業目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長期目標的設置是為了防止短期行為,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2.企業哲學。企業哲學是指企業領導者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在整個企業經營過程中持有的基本信念,是企業領導者對企業長遠目標、生產經營方針和發展策略的哲學思索。企業哲學是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自覺形成的,為企業員工認可和接受,具有相對穩定性。
3.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是指企業有意提倡和培養的員工的精神風貌,是對企業現有觀念、意識、傳統習慣和行為方式中的積極因素進行總結、提煉和倡導的結果,是企業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4.企業風氣。企業風氣是指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帶有普遍性、重復出現且相對穩定的行為心理狀態,是影響整個企業的重要因素,是企業文化的集中表現。企業風氣是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是企業文化在員工的思想作風、傳統習慣、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綜合反映。企業風氣一旦形成,則能成為影響員工的巨大力量。
5.企業道德。企業道德是指員工在生活及行為上共同遵循的準則和規范,帶有非強制性,是企業內部調整人與人、部門與部門、個人與企業以及企業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一般包括道德意識、道德關系和道德行為三部分。
6.企業宗旨。企業宗旨是指企業存在的價值以及其作為經濟單位對社會的承諾。一方面,企業要保證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滿足員工的基本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另一方面,企業要生產優質產品,提供高效服務,滿足客戶的需要,并為社會發展作出相應的貢獻。
金屬文創禮品廠家告訴你們,在構成企業文化的三個層面中,精神層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對企業文化系統的整體結構及行為進行控制與調整的“首腦”,代表企業的基本價值觀念,即便隨著企業成員不斷更新,這些價值觀也能得到延續和保持。精神層是形成物化層和制度層文化的思想基礎;反過來,物化層和制度層文化也會反作用于企業的深層文化,影響企業凝聚力的形成。物化層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和載體,是制度層和精神層的物質基礎,制度層則約束和規范著物化層和精神層的建設,如果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那么企業文化建設也無從談起。這三者是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的關系。